【掷地“攸”声·政协委员在行动】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入扫尾阶段,5.15万亩农田提能升级

攸县新闻网wap端 · 农业农村局
2024-12-18

今年以来,攸县持续落实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加大耕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。目前,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入扫尾阶段,5.15万亩农田提能升级。

踏入江桥街道牛头湖村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,眼前豁然开朗,新栽种的油菜焕发着勃勃生机,一片绿意盎然。渠相通、路相连,一幅现代化农业的壮美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。作为粮食生产大村,原有的农田基础灌溉水渠设施薄弱,渠道窄小,一到旱季排水困难导致农田缺水,雨季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。今年,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精心打造,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。

江桥街道牛头湖村党委书记谭建辉:“牛头湖是一个农业大村,有3千多亩农田,西干渠的水也不到这边,全部是通过清江抽水过来,目前村里的农田基本是承包给大户在种,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牛头湖村来说是个好事,我们有1万多米的渠道,还有10多个灌溉山塘,对我们农业用水是相当的方便,有很大的作用,质量也搞得很好,老百姓的反响也很好。”

同样在江桥街道邱家垅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也进入了扫尾阶段。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邱家垅村新修建水渠10161米、山塘27口,有力提升了农田利用效率、农业灌溉水平。

村民刘巧云:“每年种下水稻后都难以确保收成,因为只要一下雨,水塘里的水第二天就会全部漏光。不过今年把水塘全都进行了修建,村子共有170多亩田,如今已基本解决了80%的水利问题,水塘不再漏水,村民们种田也能更安心了。”

村民胡玲:“如今,让那些有意承包田地的老板们看到村里的项目进展顺利,水塘修缮完毕能够有效存水,农田再也不会荒芜。过去,由于缺水,田地承包价格低廉,有的甚至免费让人耕种。但现在情况截然不同,到了明年,每亩田地的承包价格预计达200元,价格大幅提升,这对我们村而言好处多多。”

今年以来,攸县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用足、用好发展现代农业、推进乡村振兴的各类政策和资金,共建设完成5.15万亩高标准农田,涉及春联、皇图岭、酒埠江、石羊塘、桃水、网岭、江桥等7个乡镇街道30个村,涵盖土地平整、灌溉与排水、机耕路等工程,截至目前,全县已完成项目建设98%。

攸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周卫国:“2024年,我们以服务群众为宗旨,提高粮食产能为目标,以抓实工程质量为重点,坚持高位推动,统筹、整合各方力量、各方资源,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。目前,3.2万亩增发国债高标项目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,1.95万亩常规高标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5%以上。近年来,全县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6.8万亩,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,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,为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障。”

 

一审:刘洁琼丨二审:蔡晓雅丨三审:刘峰

监制:吴辉兵

责编:付静
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